当前,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这需要为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,积极发展风险投资,壮大耐心资本。
新质生产力通常以高科技产业为主,以创新为主要特征。创新本质上是一种风险事业,具有周期长、不确定性大、失败率高等特点。这类企业很难在注重信用风险的传统银行获取融资,因为这需要资方对投资风险具有高容忍度,愿意伴随投资项目或企业经历较长的成长周期,甚至愿意在初期承受亏损,以换取长期的、更大的回报。
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与创业公司的决策、制定激励政策,能够促使创业者更加努力并将资金投向创新。因此,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配置资源作用,通过发现潜力公司、引导创新活动促进市场持续不断地创新竞争,这也是我国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,尤其是风险投资的根本原因。
但是,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,最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持续下降。首先,是全球金融环境变化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所致。今年一季度全球初创企业的风险总投资缩减至578亿美元,同比下降30%,持续第三年收缩。我国一季度风险投资额大约118亿美元,同比下降40%,美国则下跌了29%。
其次,国内IPO通道收窄。2023年虽然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,但IPO数量大幅减少,上交所、深交所同比减少了33%、29%。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通道,IPO难度增加后会使得上游的风险投资变得更加谨慎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投资决策,LP、GP风险厌恶增高,部分转向要求企业分红。此外,由于TMT热潮已过,扎堆硬科技的资本较多,人工智能投资的商业风险目前较大,导致一些风投的投资方向不明。
目前,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和国企,来源比较单一,具有鲜明的政策性。一些国资背景的风投资金面临专业人才不足的挑战,同时这也使得投资具有一定的招商性质,可能影响投资效率和质量。最近几年,我国企业风险资本(CVC)日益活跃,相比传统VC,这些产业资本对行业变化与创新更加敏感,因此,投资效率和质量更高,各地也加以鼓励。但是,大中型科技企业搞风险投资,有可能通过并购追求垄断,或者令中小企业边缘化或被迫退出市场,可能影响市场创新活力。
数据统计显示,最近十年IPO中仅有一半左右的公司接受过风险投资,一方面说明主流风险投资的行业偏好与A股有较大的偏差,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风险投资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除了科技领域,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仍有巨大潜力。根据发达经济体的经验,在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往往会涌现大量创新。
因此,随着美元风险投资退潮,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人民币风险投资。我国拥有大量的居民储蓄,而这些大多流向了收益率较低的国债和存款,应该创新政策吸收更多民间资本发展风险投资。在我国政府风险投资专注于半导体等领域时,也可以考虑激励更多国际和民间风险资本参与,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国内外人才参与创新活动,在风险投资的市场竞争中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和促进创新。此外,通过IPO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及避免风险投资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,也要尊重风险投资和创新公司的市场规律港股杠杆,增加政策的确定性,降低退出风险。